2)第92章 一锅接一锅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是啊,诸侯士大夫们,不担心民众贫困,只担心自己的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老百姓死太多人口过少,只担心他们造反让社会不安定,从没想过将财富分配均衡就不会有这种隐患。

  这不也是一种平等思想吗?

  如此看来……

  所以,人之道的真谛,就是让社会有序,让人类富强,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得摒除门派之见,广纳天下真正有用的思想和文化,站在天下老百姓的角度而非少数人的角度去着想?

  到此时,他已基本接受了郑经的一整套说法。

  当然,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接受的。

  而站在道家实际掌管者的角度,他却知道,摒除门派之见,融百家,只是空中楼阁,是很难实现的,除非……

  变天!

  除非变天,改朝换代,出现一明君,再来上一大堆贤人,又像战国时代那样,再来一个百家争鸣,然后融合……

  他开始放飞自己的思绪。

  道家虽然主张出世,但正统的道家思想,除了道法自然之外,还讲究为而不争、清净为天下、虚其心等,因此,绝对是心怀天下的,而不是纯粹的向着统治阶层,也并不排斥吸纳别家的思想来优化自家。

  因此,此时的诸糅真人,还蛮接受郑经所提的这一套理论,甚至还巴不得有可能来实现它。

  真有可能吗?

  这个暂时还不好说,只能把它当成一种美好的愿景,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他,已经极为认可了郑经的思想和才华。

  哪怕之前还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聊到细节。

  要是能把他给拉进道家,天天跟他谈经论道多好啊!

  他又一次起了爱才之心。

  想拉郑浪之的心,比十年前拉阮留之还要强很多很多,毕竟十年前的阮留之虽然也算有才,但对经义的理解还是不如他,而现在面对郑浪之,他却有了自愧不如的感觉。

  要不试试?

  他顿时又起了这一念头。

  但在拉之前,因为又想到了即将变天之事,他决定先为另一件他极为好奇的事寻找一下答案。

  郑浪之跟德王妃说,万一大夏朝完了……

  这到底是无心之言还是暗有所指?

  对此,他确实颇为好奇。

  “郑公子高见,老道佩服至极!”

  他就这么接过了话题。

  因为想挖人,因此他不惜把自己的姿态降得很低,先给予了郑经充分的肯定。

  接着又说道:“只不过你的这一套想法,想实现却无比之难,别的先不说,一传出去,恐怕整个儒家都会跟你过不去。”

  他又顺带离间起了郑经和儒家之间的关系。

  这倒不是他危言耸听,而是说的是实情。

  要知道,等级思想就源自于儒家所崇尚的《周礼》,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种等级思想因为迎合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