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人之道的真谛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让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有别于动物,不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扰乱整个社会的秩序,就得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规范。

  “如此一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极为有必要的,道家的道和德也是极为有必要的,这二者其实并不对立,两家提出这些思想理论的目的,其实就是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

  “非常有理。”

  诸糅真人立即又习惯性地捧哏了一句。

  但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愣住了。

  我这么一附和,那岂不是连我都承认了这家伙的观点:儒道本是一家,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关系?

  他确实一下就傻眼了。

  但作为儒家出身,中途转投道家,对两家的思想和文化都极为熟悉的他,又不得不承认,抛开某些观点上的不一致,但从立意来说,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本意就是为了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让人类更富有、更强大,能持续发展。

  这根本就没法反驳和否认。

  唉,看来那一观点根本就没法辩了啊!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

  而郑经却又继续说道:“但是,想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光是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和道家的道德理论来规范人的行为还远远不够,还得加上法家的法治思想。”

  这一次,诸糅真人没有捧哏,而是一愣,不解地问道:“为何?”

  他确实有所不解。

  要知道,从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历史来说,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在春秋时期,是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儒家、道家和墨家。

  到战国时期,则又涌现出了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到了秦朝,又独尊法家,焚书坑儒,让法家独大。

  但到了汉代,却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就是魏晋到现在,是儒佛道并存,其它没落,包括法家。

  可现在,郑浪之却又提出光是儒道两家还不够,还得加上一个已没落的法家,让他很是不解。

  “原因很简单。

  “道和德是行为规范,但却缺少约束力。

  “打个比方说,我这个人很浑,你们所提的道德,我就是不听,饿了我就要去抢,看到漂亮女人我就是想睡,若是没有法家的法治思想来定规矩,来约束,来惩罚,你们能拿我怎么招?”

  郑经回道。

  众人:“……”

  这解释很奇葩!

  徐玄机:“……”

  这家伙怎么念念不忘要睡漂亮女人?

  过分!

  唯有诸糅真人又认可地点了点头:“嗯,听起来也挺有道理。”

  郑经则总结道:“所以,儒家和道家的道德思想,只能起到引导人行为规范的作用,想要人真正守规矩,还得靠法家的法治思想来定规矩,定惩处措施,来作为道德的最后底线,不许逾越。”

  “这……”

  这一次,诸糅真人没有当一个合格的捧哏了,而是犹豫了一下。

  犹豫的原因很简单。

  作为道家名正言顺的掌舵者,尽管郑经说了一大通儒道是一家的道理,但他内心还是极不情愿的,因为站在道家的角度来说,道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在整个社会上争取地位。

  社会虽大,可对于文化思想的接纳程度却是有限的,光是儒佛道三家,就已经很拥挤了,现在又要多上一法家,他又岂能情愿?

  “这真的很有必要。”

  郑经却接话道,并且解释:“人心是复杂的,光是有儒家和道家的谆谆诱导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得拉上法家来做坏人,就好比说现在,真人你负责唱白脸,留之先生负责唱黑脸,一起来对付我,这戏才唱得下去。”

  众人:“……”

  要不要把话说那么直白?

  大家一下又蒙圈了。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