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第四十五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纯照搬或扩写自己提过的策略的话,当然省时省力,却也不是没有顾虑的。

  一是他当初为引起官府注意,是以题壁诗的形式,留在了人来人往的亭台处的,不知被多少人看到过了,也不知有多少人会记得;二则是官府一直对该策悬置不用,不曾见半点动作,也侧面证明了其并不赞同的态度。

  陆辞见时间充裕,又为求保险,索性麻利地阐述了上中下三策,又按影响力来分了近远。

  上策为派吏兵探寻致水污浊的源头,设法根治,或视周边情况,看是否能借用竹筒建起自来水系统;中策为增设临近江河道的分流,导入净水的同时,官府亦可鼓励百姓各自凿井,且为此提供一定资助;下策从临县调度水源供人使用,农地则改种耐该等水质的庄稼……

  陆辞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很快就清晰明了地罗列干净了。

  在简单提及自来水系统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委婉地提了一句‘两年前曾于题壁诗中提及,在此不多加赘述’,以明确自己对此策的原创身份。

  等他满意地收了笔,反反复复地审读了好几遍,杨庐也示意时间到,让人收卷了。

  最后一日考的,是只以记诵为工、甚至不需明了含义的帖经和墨义。

  出题范围也很明确,帖经只出自论语,墨义要么出自《春秋》,要么是《礼记》,因此只要是平时有用心笃学业文的,都不可能在这最基本的上面漏太多分。

  当然,平日分明倒背如流,却因临场状态太差,导致心生不宁地漏了在开头写上‘对’和‘谨对’,或是征引注疏不符的人,也不在少数。

  众所周知的是,除非是以诵经为主的童子特科,不然在正式贡举之中,帖经墨义所受到的重视,都是公认最低的。

  可以说,就算是在帖经墨义里全得了最上等的‘通’,也不可能弥补前两场的不足,更不可能凭此翻身的。

  因此,等解试彻底结束,陆辞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时,早上黑着脸走进去的人,哪怕感觉考得还算不错,走出来时,也还是垂头丧气着。

  心理更脆弱些的,已经忍不住抱头痛哭,自知绝对落榜了。

  陆辞拎着装着文房的小袋子,大步流星地行过穿廊,直奔屋舍,竟是难得地不等晚一步出门的朱说他们了。

  见陆辞头也不回地疾走着,筋疲力尽的滕易钟三人,也仅剩有气无力地看着感叹的份,而根本没有余力和心情追上去了。

  这三天,吃不好睡不好,连做梦都在紧张兮兮地答题。

  费尽心神不说,单在体力上,也是莫大考验。

  他们虽狼狈,但比他们狼狈的,可还大有人在——确切地说,似陆辞那般还能走得潇洒好看的,才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此时都已又饿又累又困,还想哭了。

  相比起另两人,也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