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的标准答案来了。

  陈蒨武的眼神立即就亮了起来:“咦,这话有点意思。”

  很显然,因为这样一个例子,他已经把这句话给记住了,并且还觉得这个他原本是想当成姐夫的新老师的讲课方式,比原来教他的那些先生要有趣得多。

  别说是他,就连已经学过《论语》的陈蒨文和郑书笙,也觉得这种教学方法特别与众不同。

  要知道,惯常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捧一本书,学生再捧一本书,跟读上几遍,然后当先生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释义一番,再说几句“一定要多读圣贤书”之类的空话就完事。

  以经解经、晦涩难懂不说,还枯涩无味。

  跟某人的这种教法差距实在是太远了!

  唯有被当成反面例子来举的腹黑娘娘及清冷小道姑觉得很无辜。

  咱们是来听课的。

  不是被你来当反面教材的!

  而郑经却并没有理会她们的感受,又举起了例子:“再举个例子。

  “假如你再碰到下面那些士子来烦你,你又实在是不想搭理他们,你有没有办法一句话把他们给气走不说,还拿你无可奈何?”

  又一个假设性问题被他抛了出来。

  陈蒨武立即又歪着脑袋想了起来。

  把人给气走肯定是没问题的,一句不想搭理你就能解决问题,但那样的话,势必会被认为无礼,一旦传到他的腹黑娘娘耳中,十有八九又会挨批甚至挨揍。

  于是他只能摇了摇头。

  “《论语》里能告诉你答案,你只需跟他们说一声:道不同,不相为谋。”

  郑经的答案又来了。

  陈蒨武的眼神又亮了起来:“哇,这话也很有意思。”

  腹黑娘娘:“……”

  还好,这次不是拿我当反面教材了,替楼下那些士子表示无辜。

  接下来,郑经又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每一次,他都是先抛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假设性问题,然后从《论语》里来寻找正确答案。

  一本隐晦难懂、枯燥无味的《论语》,就被他这么活生生地拆了开来,让陈蒨武听得津津有味不说,还一一记了下来。

  听得津津有味的,自然不止是中二少年一个。

  陈蒨文:没想到这想三妻四妾的家伙,讲课竟然这么有趣!

  郑书笙:这书呆子不傻啊,我记得当初给我们讲《论语》的先生,可不是这么讲的啊!

  而一心学道,对儒学并不感冒,甚至隐约对儒学不以为然的徐玄机,此时竟然也听得入了迷。

  至于德王妃……

  这郑浪之果然是悟道高人,一本隐晦难懂的《论语》,竟然可以被他跟日常中的一些琐事关联起来,这不就是所谓的合道吗?

  也难怪他狂妄,并不太过于给德王府面子。

  确实是有狂妄的资格!

  此时的她,心里之前对郑经所产生的些许不满,已消散一空。

  甚至于她还在想,等回了会宁之后,干脆不送陈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