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如何教坏中二少年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入。

  有人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那就是站在一旁,负责给陈蒨武当保镖的高冷小道姑徐玄机。

  哦,天哪,这登徒子,怎么能跟小王爷聊这个呢?

  他才十岁啊!

  不行,不能让小王爷被这登徒子给教坏了!

  高冷小道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于是连忙咳嗽了一声,提醒小王爷办正事。

  陈蒨武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哦,对了,娘亲让你叫上那几位乐师,去教陈蒨文学三绝谱。”

  郑经的好事就此被打断。

  咦,这高冷小道姑有点料啊,连中二小王爷都有点畏惧她!

  郑经却从中闻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他立即又把兴趣点转移到了这位剑不离身的清冷小道姑身上。

  他早就想打探她的来历了。

  “哦,这样啊。”

  他先回应了一声,但立即又问道:“这位漂亮的姐姐有何来头?你好像很怕她的样子哦!”

  话题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徐玄机身上。

  徐玄机立即就冷哼了一声。

  而陈蒨武却稍显畏惧地提醒道:“她是国师府的玄机姑娘,很厉害的,你可千万别招惹她哦。”

  郑经:“……”

  国师府的人?

  看来果然很有来头哦!

  从陈蒨武的话里,他又获得了一个极为有用的信息。

  作为曾经的历史研究者,他当然知道,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在魏晋之后,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特殊之处就在于:儒道衰,玄学盛。

  玄学,指的就是佛与道。

  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有几点。

  一是魏晋之后,时局太过于动荡,在短短的不到三百年时间里,竟然出现了多达六七次的朝代更迭,而每一次更迭,都充满了阴谋、杀戮和腥风血雨。

  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们深感儒学不足以救世,不足以卫己,于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发生了极大转变。

  二是儒学本身的问题。

  孔子创立儒学之初,是非常注重言行统一的,但当儒学居于一尊地位,成为官方思想之后,它就与做官挂上了钩,儒学成了做官的门径。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不信、不行儒学的人,为着做官的需要,嘴上也不得不说仁义道德,笔下也不得不写忠孝节义,于是,知与行、心与口就产生了分离。

  这么一来,就给了佛道二教兴起的机会。

  在这个时期,佛道二教兴盛到了何种程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一句诗,说的就是佛教在南朝时的盛况。

  而与佛教相比,这个时代的道教一点都不弱,几乎所有的朝代,不是请了得道高僧当国师,就是尊有名道士为国师,国师地位的尊崇程度,甚至还在三公之上。

  而在这个世界,在这一点上似乎也并没有跟郑经所了解的历史发生偏离,比如说现在的大夏国,就是以道教为尊。

  也难怪这清冷小道姑,连中二小王爷都有所畏惧,原来是国师府的人!

  郑经恍然大悟。

  他嘴里立即回道:“哦,没事,咱不惹她,但也没必要太过于怕她,男子汉大丈夫,只要行得端走得正,就没必要畏惧任何人知道吗?”

  因为清冷小道姑的来头实在是有点大,他又暂时熄了勾搭小道姑之心,转而继续教坏起中二小王爷来。

  陈蒨武:“……”

  哇塞,好强!

  徐玄机:“……”

  哼,这登徒子,迟早找机会收拾你!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