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一个残酷的真相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宁第一才子的不甘。

  他为什么要提议今晚的这场论道?

  原因就在于不甘。

  郑经在道的造诣方面非常了得?连诸糅真人和留之先生都对他高度认可?顾倾城也尊他为先生?还口出狂言说可以跟大家论所有的道?

  这真的让席希明不服。

  毕竟从年龄上来说,郑经似乎比他还要小上几岁,而他还有会宁第一才子的美名,郑经却啥名气都没有。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关于性善恶论,郑经不仅颠覆了孟子和荀子的学说,还提出了自创的独特说法。

  **论。

  而这一论述,不仅让在场所有人无法质疑,还让他获得了泗州刺史卢勋的青睐。

  卢勋是什么人?

  假如说这个年代的风光是属于他跟顾倾城这样的年轻士子的,那二十年前那个时代的风光,则属于阮留之、卢勋、德王爷等人,是他们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风骚。

  也就是说,无论他跟顾倾城的名气再大,在阮留之、卢勋、德王爷等人面前,他们都只能算是晚辈,没什么地位可言。

  可一趟豫州之行下来,他却发现,一个跟他同龄,名不见经传的士子郑浪之,先是得到了德王妃的礼遇,后又折服了阮留之,以及比阮留之更上一代的诸糅真人,现又获得了卢勋的青睐。

  德王妃以先生待之。

  诸糅真人赠以全套道藏。

  刺史大人亲笔赠字。

  这样的待遇,真的让席希明羡慕妒忌恨,也心有不甘。

  可不甘心又如何?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再不甘心也只能认,此时的他,只能暗暗庆幸,跟郑经相比,自己在诗词方面或许还能勉强拿得出手,因此,在失意过后,他来找顾倾城求同病相怜的感觉了。

  顾倾城却说道:“唉,诗词这东西,不提也罢。”

  这就让席希明颇为不解了,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你有没有发现,过去的那些名士,像留之先生,卢大人等,近些年来很少有诗词佳作问世了,也就一个德王爷,偶尔还会有少量作品出来?”

  顾倾城问道。

  席希明楞了一下。

  他心想,会不会是因为江郎才尽?

  因为这么说会显得很无礼,因此他摇了摇头,问道:“为什么?”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古往今来,诗词这东西,都是年轻人和失意之人或无聊之人在玩,真正的名士,不是醉心于仕途,就是专心于问道,这就说明,问道才是大道,诗词只不过是小道。”

  顾倾城道出了一个很有哲理,也颇为残酷的真相。

  席希明一愣。

  好像还蛮有道理啊!

  屈原,投江自尽的失意之人。

  七步成诗的曹植,却是不被其父器重的失意之人,还英年早逝。

  竹林七贤,不得志的闲散之人。

  谢朓,前朝有名的三水诗人,冤死狱中。

  江淹,前朝神童,年少时才气出众,成年后却罕有佳作面世,还因此有了江郎才尽这一成语。

  谢灵运,前朝名士,人到中年却因“叛逆”罪名被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

  他想了半天,想从前人里找出一个在诗词方面负有盛名,又人生得意的名士出来,可想来想去,想出了一大堆失意之人。

  难不成真像顾倾城所说的,诗词就是失意之人、闲散之人,还有年轻人玩的,只能算是小道?

  之前还为自己诗词水平得意的他顿时就傻眼了,懊恼地问道:“那……倾城兄,你的意思是?”

  “诗词这东西,偶尔玩玩就好了,不要太当真。”

  顾倾城诚恳地劝道。

  紧接着,他又说道:“真要想流芳百世,不如跟我一起追随浪之先生,专心问道求真吧,那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他趁机为真理社拉起了人马。

  ………………

  PS:地图切换中,用一个残酷的真相来过度一下。

  大家有没有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有名的诗人,大部分都是诗词得意人生失意?这个真相是不是有点残酷?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