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凉州归降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炎兴六年四月,就在朝中收到袁绍回复,正在谈及对河北战事的时候。凉州竟传来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奋武将军在逢义山与凉军大战,中伏不利,竟丧师数万,仅以身免。这令京师大为震动。

  自陈冲刘备调入晋阳以来,所遇最大的败仗便是初平讨董之役,其中皇甫嵩闪转腾挪,于一月之内歼灭公孙瓒、郭等部,损失近三万人。而吕布这一战的损失却还要过甚。因凉人袭击突然,而所处在于山地的缘故,六万大军便是欲要逃命,也不知该往何处去逃。吕布窜逃后不久,唯一的一条山路也为凉人封堵,营中的汉军很快只剩下三个选择:要么跳下山崖,要么自刎,要么投降。

  自此,西凉叛军一战俘获近五万俘虏,为历年来反汉战功之最。很快,朝中诸公便为此事唤醒了过往记忆:四十年以来,凉州羌乱屡不能平,已足足有三代朝中名将重臣,先后埋骨于陇上之地,其中不乏傅燮、周慎这种干臣,可时至今日,居然仍有如此损失,不得不叫人心生挫败,以为平凉一事遥遥无期了。

  继而朝中又开始出现一种论调,以为国家虽占据凉州之土,但多年以来不受其利,反复耗费财赀,也不过徒劳。又为关东九州累增赋税,广受天下诟病,不如弃之。改在扶风冯翊一带多修坞堡、将叛军堵截在陇坂之上。如此国家岁出大减,还能节有盈余,也不必再令龙首多颁新政了。

  这是自先帝尚在时便有的言语,当年司徒崔烈便是说着如此论调,在朝中颇有影响。只是最终先帝并未采纳,而是重用反对弃凉的傅燮一派,至今约有十五载。原本陈冲执政后,凉州形势逐渐好转,自也无人多说。只是如今逢义山大败,一夜之间,弃凉之论又死灰复燃了。

  陈冲对此嗤之以鼻,在朝上对百官说:“若败则弃地,今日焉有国家社稷?”以此堵住公卿言语。公卿尚且不论,毕竟朝中多是陈冲学生,本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真正让人忧虑的,则是今岁对河北的征战。

  本来他与刘备定下计议,打算今年七月月末,便尽起关西中原兵力,以二十余万大军出征河北,务求一战而胜,各地兵力的调集都在准备之中。可在此要紧时刻,陇上却出现大变,这便让陈冲与刘备不得不做出抉择:是依旧要出征河北呢?还是暂且放弃,转而收复凉州呢?

  陈冲与刘备商议时,分析说:河北袁绍虽然势大,但南面中原已为朝廷平定,西面并州又多有山险,北面段煨仍占据居庸,可谓环其三面,若留十万军士镇守,总也不至于仓促失地。但若要举兵进攻,非得倾国之力不可,可如此一来,三辅空虚,凉人若是南下,就伤及国家根本了。如此看来,应当先用武于陇上。

  到了五月初,就在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