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茶馆_文娱从综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什么的。”

  “真要得罪他们,以后你的片子就不要想过审,趁早改行吧。”

  方景松口气,“我又不得罪人怕什么,看完咱们就走。”

  人艺有三大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首都剧场,今天陈海波带方景去的就是最大的首都剧场。

  “装修这么好!”方景一进去就像土包子东张西望,剧场有两层,二层为环形跑马廊,金碧辉煌有点欧洲风格,两侧有座位,但视线不太好,票价也不高,一百多块钱,现场大多是学生。

  观众厅池座七百席,二十排,越往前价格越贵,陈海波买的是五百八的票,位置第九排,算是看得比较清楚。

  现在还没开始演出,但陆陆续续的观众已经在找座位,方景没戴口罩,不少年轻人还是认出他,只不过没人上前要签名。

  这里是人艺,最不缺的就是出名演员,没见前排的王钢和宋单单张国利这些大牌都坐着吗?

  没一会一个穿西装的年轻小伙拿着话筒站台前说道:“演唱会五分钟后开始,现场观众朋友有带手机的请自觉关机或者调成静音!谢谢配合!”

  方景的手机倒是已经关机,没有这方面顾虑,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台上,些许后全场灯光一暗,大幕拉开,茶馆开始。

  第一个出场的演员是何兵,戴着瓜皮帽,清代马甲,活脱脱一副地主老财模样。

  慢慢的出场演员越来越多,濮存鑫,吴钢,胡君,梁冠桦……清一色国家一级演员。

  这部剧一共五十多个演员,杂而不乱,每个人一开口就能把自己职业交代清楚,最绝的是方景发现没一个戴麦的。

  这么大的剧场全靠演员自己声音在说,大了不行,情绪不对,小了后边的人又听不见,但他们拿捏刚刚好。

  ……

  茶馆有三幕剧,两个小时,从戊戌变法一直到抗战胜利,半个世纪的历史在小小的舞台上铺展开来。

  方景越看越过瘾,不知不觉中他也被剧情带着走,感觉像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经历着一段历程。

  吴钢等人也不愧是一级演员,两个小时几千句台词上万字硬是一个字没落,全程没有NG,一气呵成,这让那些念1234的演员情何以堪。

  “哗啦啦啦!”

  全体演员谢幕,现场响起经久不绝不掌声。

  “感觉怎么样?”出来剧场,陈海波问道。

  “台词功底太强大了!”方景赞叹。

  他离舞台十多米远,看不清他们脸上表情,但只听声音就能感觉到其中的情绪,闭上眼睛脑海能把现场画面浮现。

  还有那一两个小时源源不断的台词简直就不像是人能做到的,简直就是恐怖。

  陈海波笑了笑,“这就是话剧的魅力,演员真正的归宿,而且这还不是最恐怖,什么时候你看了如梦之梦就知道了,那玩意八九个小时,睡一觉醒来都没演完。”

  方景打了一个冷颤,八九个小时,还是人吗?只能中午演吧?

  一边走陈海波一边说,“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演技好,有点膨胀的时候我建议你再来看看。”

  “哈哈哈!我怕没机会!”

  “怎么,对自己没信心?”

  “不是,我担心台上几位老艺术家等不到那天。”

  一道慢悠悠声音从背后传来,“放心,我身体还硬朗,等得起!”

  方景回头,吴钢提着包站在背后,顿时就是一身冷汗,“吴老师您好!”

  “你认识我?”

  达康书记怎么可能不认识,方景笑道,“很早就听过您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机会见。”

  “吴老师,刚刚方景开玩笑,你别介意。”陈海波笑着打招呼。

  要不说演员和演员之间还是有差距,陈海波比吴钢小不了几岁,算是同龄人,但在人家面前也得乖乖叫一声老师。

  没办法,顶着一级演员这个名头,谁来也得这么叫。

  “海波!这是你新带的徒弟?”

  吴钢和陈海波老师黄垒一辈,两人自然是认识,只不过不是很熟那种。

  “算是吧!朋友介绍的小孩,暂时跟我玩几天。”

  “小伙子挺精神,不打扰你们了,我赶地铁,有时间再聊。”

  “行,慢走!”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